化腐朽为神奇 中科院助力我市科技治水结硕果-和记娱乐平台
2017-06-21 09:03:12
本报讯 对农业种植污染物进行拦截、安装生化氧化装置净化水质、测土配方指导农业园区工人合理施肥施药……这段时间,南湖区七星街道国家农业园区内,由中科院主导的一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正在有序运行中。
科学治水离不开科技助力。2014年4月底,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科院上海分院、省科技厅、嘉兴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支持推进浙江省“五水共治”的战略合作协议书》。《协议书》明确将在我市建设150平方公里的中科院“五水共治”示范区,立足嘉兴、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为浙江省科技治水和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应用服务。
“今年,是我们参与地方五水共治的第三年。”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陈秋荣介绍说,目前,在嘉兴的治水项目涉及农村养殖污水、农业废弃物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城市污染河道、工业污水五大方面,主要运用了治理减控技术、循环再利用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受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工业污泥及河道污泥的低成本无害化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等。
让河底淤泥接触空气氧化,并加入菌种调节,使之变成正常河床;针对污染较大的河道,在水下建起污水收集降解处理装置;恢复河道中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增殖有益微生物,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利用水泵开启微动力,开展活水工程……伴随着中科院技术成果在我市的应用,这些低成本、重实效的原位降解法也获得了社会肯定。
与此同时,凭借中科院的污水生态治理技术成果,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还孵化了浙江嘉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嘉兴蓝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家成果推广的产业化公司,建立起水环境分析实验室,形成了现场勘测、数据分析、方案设计、现场管工、后期养护一体化服务队伍。
目前,已经在我市完成生态修复治理河道51条,总长31.6公里,累计工程量1726万元。其中:治理黑臭河13条,16.28公里;在南湖区新丰镇镇北村和永丰村建成两个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低成本生态治理示范工程,日处理污水120吨,惠及农户236户,运行两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建设完成3个规模养殖场生态治理工程。
项目实施后,相关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河道生态自净功能恢复重建,水体tn(总氮)、tp(总磷)、nh4-n(氨氮)和cod(化学需氧量)下降大部分超过40%以上,有的削减量达90%以上。
如今,中科院治水技术成果不仅应用到了嘉兴各地,也已扩展至绍兴、金华、湖州、衢州等地。